Banner
《洞见ESG》5月刊:ESG报告发布季

  今年5月1日,上海、深圳、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将正式施行。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的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450余家公司被纳入强制披露名单。

  按照《指引》要求,目前国内共有21家上市银行(按Wind行业分类)纳入强制披露范围,其中国有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8家和城商行7家。截至4月23日,上述21家银行中,除浦发银行与江苏银行外,其余19家银行均已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数据来源:银行ESG报告、年报、官网,数据截至日期:2024年4月23日)

  5月1日,上海、深圳、北京三大证券交易所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以下简称《指引》)正式施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的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共计的450余家公司被纳入强制披露名单。

  按照《指引》要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截至5月8日,458家上市公司需强制披露ESG报告。A股上市公司中有22家证券公司进入强制披露名单,均已发布2023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或可持续发展报告。

  为了对比这22家证券公司的温室气体减排情况,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全盘梳理了其2023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22家证券公司当中,浙商证券、信达证券、首创证券、中银证券4家公司未披露碳排放数据。新《指引》指引明确要求披露碳排放数据,然而上述4家公司未符合要求。

  截至4月底,五家上市保险公司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均已公布了2023年年度报告和可持续发展报告。

  总体来看,五家险企2023年碳排放总量涨跌存在一定的差异,绿色投资及绿色保险保障金额方面基本保持增长态势。对于《指引》提出的鼓励披露普惠金融的要求,各家险企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定量披露的标准,以定性+定量结合为主,披露口径也不一。此外,五家险企披露细致度与上年度基本相当,而无论从定量还是定性数据来说,中国平安在披露细致程度上都更胜一筹。

  据南方财经全媒体消费课题组与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梳理,截至5月1日,458家上市公司需强制披露ESG报告。其中,有12家家电产业上市公司需披露2023年度ESG报告(含“2023年社会责任报告”或“2023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其中有10家公司披露了相关报告内容。

  从整理数据分析来看,12家强制环境信息披露的上市家电公司中有8家在2023年发布了ESG报告,其中8家在报告中披露了本年度碳排放总量数据。其中,7家在本年度/上年度报告中也披露了2022年的碳排放总量数据,此处对其两年的碳排放量及2023年排放量增长率进行了梳理。

  企业作为经济实体,需要积极回应社会对其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期待,承担起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ESG报告)成为企业展示自身社会责任实践和可持续发展实力的重要平台。

  4月22日,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之际,度小满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简称“ESG报告”),报告展现了过去一年度小满在发展数字普惠、创新智能科技、践行低碳发展、坚持合规经营等方面的成果。

  4月23日,李宁集团发布《2023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展示了李宁集团在环保材料创新应用、智能化绿色化运营、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实践成果。创新鞋材产品减排上千吨,服装产品碳减排量达到2731吨,使用100%再生聚乙烯材质的环保包装袋,总减碳量约为1500吨。

  李宁公司通过材料与科学技术创新,推动李宁产品专业性能提升。2023年,李宁在鞋类产品方面实现了包括䨻底材、GCR(轻质止滑橡胶科技)及GCU(地面控制管理系统大底科技)在内的绿色低碳材料突破。相较于传统橡胶等底材,2023年李宁公司利用GCR、GCU、䨻底材分别降低碳排放约1500 吨、438吨以及1176吨,实现了创新鞋材的低碳进展。

  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ISSB)理事冷冰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表示,各国减排和绿色低碳转型需要大量资金,而强制披露的目的是引导市场资源配置,为在资源定价过程中考虑企业的减排绩效提供较为可靠的投资决策依据,为企业估值提供更全面信息,从而吸引更多资金以商业可持续的方式为企业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提供支持,带领企业更全面地承担包括减排在内的社会责任,支持各国政府稳步扎实地实现减排目标。

  欧普照明成立于1996年,是一家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的综合型照明企业。公司自2004年开展“出海”业务,目前已经覆盖了全球 70 多个国家,在荷兰、迪拜、印度建立了全球性的区域总部。

  照明行业近年迎来了哪些变化发展?这个行业在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作为行业龙头公司,欧普照明有哪些减碳目标和举措?近日,欧普照明董事会秘书胡兴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将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民用航空将纳入重点排放单位引起业内重大关注。“双碳”目标之下,如何减少飞机的碳排放,是未来航空出行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航空业整体碳排放情况如何?碳减排取得了哪些成效?民用航空减排存在哪些困难和挑战?就以上问题,飞友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丛玮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专访。

  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吴华:破解企业出海“碳焦虑”,自然解决方案成新路径

  对于“碳焦虑”的含义,“面对繁多的国际标准和沉重的费用负担,企业感到无所适从,既怕错过、又怕错付。”上海大学文化新经济研究院秘书长吴华如此形容。

  碳中和已成为全世界产业未来需要满足的要求,在欧美等地陆续设置“碳门槛”后,碳中和成为了企业全球化经营的“通行证”。在此情形下,怎么样找到最优路径,体系化地解决出海企业碳中和问题,值得进行深究。

  吴华认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d Solution,NbS)是联合国大会正式通过的决议,属于国际公认的最高指导原则,目前已被全世界内的头部企业所响应,可以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出海时面临的“碳关税”和“反漂绿”等问题。

  相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仅4月19日至28日十天时间,广东保险机构累计报损金额6.99亿元,其中,农险报损1.57亿元,巨灾险报损0.76亿元,分别占比22.46%和10.87%。

  保险业对气候灾害的迅速响应有效发挥了减震器的作用,但面对愈发高频的气候灾害事件,如何提前精准预测风险,做好风险减量服务,是当前险企面临的一大难题。

  过去两年,在技术进步和市场化手段的一同推动下,我国道路货物运输领域零排放化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仍处在推广发展的初级阶段,关注零排放货车上下游和物流供应链的需求,通过高质量协同发展推动货运零排放和中长途电动卡车的应用推广,仍然是行业需要面对的共同挑战。

  能源基金会交通项目高级项目主管陈健华指出,从2021-2023年,中国的新能源货车销量从5万余辆快速提升到14万辆,渗透率从1.3%提高到6%;同时,在货车的各个车型中,新能源重型货车的销量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趋势,从2021年的11000余辆提高到了2023年的接近35000辆。

  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并称为中国出口的“新三样”。2023年,“新三样”出口规模首破万亿元,成为中国外贸增长新亮点。

  然而,国内各大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以及光伏厂商在享受产业高景气度所带来的红利时,却不得不面临“内卷”问题。而当“价格战”导致企业利润受损之时,将优质产能“卷”向海外,已成为当下“新三样”企业的共识。

  5月13日,北京中德产业合作发展论坛——2024中德(欧)隐形冠军论坛在京开幕。

  对于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应对之道,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中方首席顾问刘世锦认为,其重点是全面系统的技术迭代创新及其带动的低碳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绿色创新带动了大量的绿色投资,慢慢的变成了当下最重要的经济稳步的增长动能之一。同时,随着投资和生产的加快,规模经济开始显现,成本和绿色溢价都大幅持续下降,增强了绿色低碳产业的竞争优势。

  今年1月,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正式重启。去年10月,生态环境部第一批公布了造林碳汇、并网光热发电、并网海上风力发电、红树林营造四类CCER项目方法学。

  4月28日,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张志锋在4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回答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提问时表示,生态环境部将探索研究更多适合我国国情的海洋碳汇领域方法学,成熟一个,发布一个,积极推动提升海洋碳汇能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上证180、科创50、深证100、创业板指数的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共计458家公司被纳入强制披露名单。其中,共有55家新能源企业被纳入强制披露名单。为研究了解新能源产业ESG概况,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以总市值与营业收入为参考选出其中18家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分别为宁德时代、中国广核、中国核电、阳光电源、隆基绿能、三峡能源、龙源电力、通威股份、亿纬锂能、晶科能源、TCL中环、晶澳科技、东方盛虹、上海电气、三一重能、福莱特、大全能源、东方电气。

  按照《可持续发展报告(试行)指引》要求,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A股上市公司中有11家酒企进入强制披露名单,分别为古井贡酒、贵州茅台、今世缘、口子窖、泸州老窖、青岛啤酒、山西汾酒、水井坊、五粮液、洋河股份、重庆啤酒。

  截至5月10日,上述强制披露名单的11家酒企已全部披露2023年ESG报告,口子窖是第一年披露该报告。

  伊利、蒙牛、光明打响减碳“战事”,17家上市乳企中同比减碳最多的竟然是他……

  2023年,伊利股份、蒙牛乳业和光明乳业的市占率与营收能力稳居行业前三。而伊利与蒙牛作为我国乳制品行业的两大巨头,两者同场竞技,在ESG风潮和政策的吹动下,战火自盈利增收蔓延至可持续发展,煽动整个乳业在ESG、节能减排等诸多方面发力。

  伊利股份属于上证180成分股,是27家公司中唯一一家进入ESG强制披露名单的公司;蒙牛乳业在港股上市,已连续三年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

  出品:陈晨星监制:韩瑞芸 耿雁冰 曹金良 丁青云 陈磊统筹:李博 李新江主编:李德尚玉编辑:朱益民 巫燕玲 王峰 孙超逸 许婷婷(视频) 骆一帆记者:卢陶然 郭晓洁 雷椰 吴立洋 曹恩惠 黄子潇新媒体统筹:谭婷新媒体运营:曹钰 黎雨桐 陆秀 洪丹华设计统筹:林军明设计:王冰开发:黎信文 赵崇贺 江金柱商务合作:杨女士(156 0233 5573)智库支持:21世纪经济研究院碳中和课题组 南方财经绿色金融研究院数据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广东)财经数据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