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桂种苗种出绿色好生态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十二五”以来,广西林木种苗工作在良种选育推广、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利用、种苗生产供应、种苗行政执法和种苗社会化服务五大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广西主要造林树种育苗共计44.5亿株,其中油茶苗木生产3.32亿株、珍贵树种苗木生产2.8亿株。2015年,广西花卉苗木年产值135亿元。
广西始终抓住良种建设这个影响林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不放松,从上世纪60年代参与国家种源试验、80年代开展种质资源清查和部省联营初级种子园,到近几年开展种苗工程建设,几十年不间断,选育和培育了一大批在区内外有一定的影响力的优良种源、优良品种和优良无性系,如融江流域杉木种源、宁明桐棉马尾松种源,以及一批松树、杉木、油茶、油桐、八角等优良品种和一系列桉树优良无性系、优良家系和优良杂交组合。到2015年,广西通过国家和自治区审(认)定良种175个,有力地带动了林木良种化进程。
基地是良种建设的平台和载体。目前,广西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主要经济林和珍贵乡土树种采种基地面积达23万亩,涉及广西主要造林树种和大部分珍贵乡土树种。为推进良种基地建设,自治区林业主管部门建立了林木良种基地指导专家制度。广西重点林木良种基地与广西林科院、自治区林业种苗管理总站三方签订科技支撑协议,由广西林科院每年派出专家组对良种基地生产、科研和管理环节进行全程指导。
各级林业科研院所、各重点良种基地积极开展良种繁育和配套栽培的良种良法技术探讨研究,林木良种选育-扩繁-栽培技术和应用成果丰硕,由广西林科院、自治区林业种苗管理总站牵头攻关的“广西油茶良种繁育产业化关键技术探讨研究与应用”“广西杉木良种选育及大中径材高效培育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分获2013年、2015年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广西林木种苗部门从供给侧改革入手,按照“服务造林、良种引领、品种多样、保障供应”的思路组织苗木生产。在总体规模上,在发挥市场调节作用的同时,根据造林面积和树种,对主要造林树种每年下达指导性生产计划。在育苗手段上,采取有性繁殖和无性快繁相结合,全方面提高苗木生产的数量和质量。特别是组培工厂化育苗得到推广,广西主要造林树种组培快繁体系基本建成,在桉树、西南桦组培苗大范围的应用于生产的同时,松树、杉木等树种组培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技术应用上,轻型基质、无纺布育苗容器、育苗穴盘、菌根使用、空气切根等先进育苗新技术获得普遍推广应用,提升了苗木出圃质量,延长了造林季节。在组织方式上,通过建立保障性苗圃,鼓励支持良种基地“育-繁-推”一体化生产良种壮苗。
经过多年努力,以重点林木良种基地、国有保障性苗圃为骨干,集体、个体、外资等苗圃为补充的广西苗木生产供应体系基本形成。广西现有建成苗圃3400多个,育苗面积近15万亩。全区每年生产苗木12亿株以上,不仅满足每年300多万亩的人工造林以及城乡绿化的需求,每年还有数亿株桉树优良无性系和杉木、松树、油茶及绿化苗木供应周边省份。
目前,广西林木种苗产业化程度逐步的提升,良种的保障能力逐渐增强,形成了以桉树、松树、杉木和红豆杉、黄花梨等珍贵树种为主的用材林种苗产业,以油茶、八角、金花茶、肉桂等为主的经济林种苗产业,以玉兰、樟树、桂花、宫粉紫荆、罗汉松、兰花等为主的绿化花卉种苗产业,涌现了一大批种苗产业强场、产业大县、产业名市。区直国有东门林场桉树种苗成为优势产业,每年为林场创造产值3000万元以上。北海市罗汉松苗木闯出了大市场,获得“中国罗汉松之都”称号。桂林市是桂花苗木的生产和集散地,名扬区内外。
加快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对促进农民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潜在能力巨大。广西力争到2020年,建成15处以上种质资源保存库;选育和审(认)定林木良种总数超过200个;建成以马尾松、杉木、油茶、桉树等主要造林树种为主,珍贵树种、主要乡土树种、木本油料及生物质能源树种共同协调发展的林木良种培育体系;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到90%,苗木自检率达到95%,造林种苗苗批合格率95%以上。
下一步,广西将按照“强基础、调结构、攻重点、补短板、保供给”的发展思路,以发展绿色产业为主线,以调整种苗结构为中心,以提高良种生产水平为重点,以增强优质苗木供给为目标,大力开展林木良种选育推广,推进种苗生产供应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健全管理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和资产金额的投入,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和社会服务,加快构建树种多样、品种丰富、数量充足的种苗生产供应体系,全力推进林木良种化进程,增加良种壮苗的有效供给,为林业生态建设、产业高质量发展和国土绿化提供基础保障。
上一篇: 河南新野:种下蟠桃树 “攀上”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