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打响冬枣“保卫战”
“滨州城,火样红,大冬枣,玛瑙同。”这句话描写的正是金秋十月冬枣种植区的胜景。
然而随着果农为了追求产量而逐步的提升种植密度、疏于田间管理,近年来冬枣品质越来越不稳定、产业高质量发展缺乏新动能,冬枣价格也出现持续下跌趋势,导致了产业的萎缩。
从供不应求到供大于求,枣农收入甚至已经不如6年前,一场关于“沾化冬枣”的品牌保卫战开始了。
耿志忠是滨州市沾化区古城镇北耿村的一名枣农,今年他种出来的冬枣卖到120元一斤,合6元一颗。这与普通冬枣3、5元一斤的价格形成了鲜明对比。
青岛农业大学果树栽培专家原永兵教授和记者说:“耿志忠的枣园采用了无纺布果袋套袋技术,种出来的冬枣不光皮薄、肉脆、味甜,农药残留还明显降低,所以没等下树就被抢购一空了。”
耿志忠是原永兵教授主持的星火科技示范项目“冬枣篱壁形生态栽培技术示范”的扶贫对象。10月10日,该项目结题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这是一种“生态、清洁、优质、高效”的冬枣栽培新模式,其示范推广具有非常明显的扶贫效果,为处于困境的冬枣产业转型升级开辟了一条新路。
“冬枣篱壁形生态栽培技术示范”项目以帮扶贫困户科技脱贫为重点,采用篱壁形生态栽培模式建设冬枣示范园20亩,实行高纺锤形整形,树下覆盖无纺布地膜,行间生草,支架栽培并搭设多功能网,树体健壮整齐,改善机械作业和通风透光条件,冬枣内在品质和外观品质明显提高,农药残留明显降低。结出的果实单价达100—200元/kg,亩产出售的收益7万元,综合效益明显提高。
“早在8年前,我们就做了一些关于冬枣套袋的设想和实验。”原永兵和记者说,2009年的夏天,他带领研究生把之前用来套葡萄的无纺布果袋套在了枣树的整个枣吊上,就是一次把几个枣果和整个枣吊都套住,这样当时一共在试验田里套了3000个枣吊。
然而,第一年套袋的果实成熟后效果并不好——叶片失去光合能力,套住的枣也发黄。第二年起,团队开始研究缩小枣袋的尺寸到8×12厘米,每个枣果套一个袋,这样就不影响叶片的生理功能了。
这一新的栽培技术模式应用了多种专利产品,集成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套袋只是其中之一。“搭设多功能网,能够防虫、防雹、防风、防尘、防日烧、防鸟、防病;覆盖环保的无纺布地膜,能够防草、保水、透气、压盐;套无纺布果袋,能明显降低农药残留,提高冬枣品质和价格。”
原教授的科研团队明确分为产品研制和现场实施两个方向。产品研制方向的主要任务是研究无纺布果袋的尺寸、外观、材料组成、原料配方和制作流程与工艺等内容,现场实施方向的任务是探索冬枣套袋的时间、行间生草的管理技术等内容。
当时没有合适的辅助工具,劳动效率太低,每人每天才套1000个左右。后来经多次实验和验证,团队先把枣袋开口部位中间纵向剪2厘米,把枣果套进去,果柄放在剪口处,再用手握一种长10厘米左右的订书机把袋口钉住。这样就大幅度的提升了劳动效率,每人每天能套3000—4000个袋。
30多年来,冬枣在沾化等地的大面积种植大大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因过度追求产量而采用的密植方式,也给环境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关于冬枣种植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原永兵教授团队曾专门进行了“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冬枣生态适应性与枣园生态优化研究”。如今,原永兵教授团队的枣园生态优化研究步入了新征程。
如今,在采用新模式改建的老果园里,以前寸草不留的枣园地面,开始自然生长着蒲公英、车前草等植物,盲蝽象、枣瘿蚊等害虫明显减少,地面和土壤内动物、微生物数量增加,以前少见的蚯蚓、七星瓢虫、蜘蛛等昆虫的数量、种类不断增多。可以说,冬枣篱壁形生态栽培模式及优质清洁生产技术,已经实现了优质安全高效、省工省力栽培、保护果园生态环境等多种目的。
不断优化果品品质,研发推广先进的技术,推动冬枣优势产区的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种植,为沾化冬枣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转型升级提供新动能,带领果农奉献给社会如玛瑙般珍贵的高档冬枣,这是原永兵教授团队下一个5年的目标。
记者看到,在原永兵教授办公室一角,放着一堆做大棚的材料,红色、绿色、黑色,各不相同。“下一步我们打算优化多功能网,不一样的颜色棚顶能够折射不同光谱,我们将研究不一样的颜色对果实品质及矿质营养吸收的影响,以形成品质更优的冬枣。”
上一篇: 耀州:苹果园里管护忙
下一篇: 市场人士:苹果保持高位震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