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nner

曾国明:大健康产业的不懈探索者

- 2023-11-27 - 防鸟袋
产品详情

  “我以前是水泥厂的厂长,和污染企业打了半辈子交道,身体都垮了。所以,后来我下决心转型为中国的环保事业、大健康事业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

  曾国明是恩平市创蓝净化设备有限公司的创办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国明进入恩平市当地的水泥厂,由于懂技术会管理,他管理的几家水泥厂都是当地效益最佳的企业。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开始承包水泥厂经营,并逐渐扩大生产规模,前后承包过6个水泥厂。

  钱是赚到了,但曾国明长期活动在水泥粉尘的空间,得了慢性咽喉炎,给他身体带来了相当大的伤害。水泥业的无序发展,也污染了山清水秀的恩平。也就是从这样一个时间段开始,曾国明决心走一条完全相反的路——投身环保产业。

  在朋友的引荐下,曾国明结识了一名中科院的教授。这位教授说,热致相分离法制作的膜技术是国家863计划项目之一,膜技术的研发关系到未来众多环保产品的应用,一直以来都被国外企业垄断,国内还没有能够研发出来,为此,膜技术已列入国家高技术探讨研究发展计划。

  教授问他对这个课题的研发感不感兴趣 ,但是他又同时告诫曾国明,如果投身这项科研,投入大,而且不一定成功。

  “做了这么久的水泥建材业,遇到各种各样的技术难题都能解决了,如果自己也能为国家攻克这一难题,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曾国明到今天都没有忘记昔日入行的初衷。他以百折不挠斗志,心无旁骛投身膜技术钻研。

  1998年,曾国明全面退出水泥建材行业,转而投入全部精力和大量资金,用最大的热情开始和中科院教授一起在实验室做研究,2001年开始小试,他对各种国产膜和进口膜进行了长时间的分析和研究。

  在常人的眼中,高科技的研究者都是博士、教授,而只有高中学历的曾国明投身这项尖端科技的研究开发,无异是飞蛾扑火。各种风言风语都传到了曾国明的耳中,甚至有人预言他将为此破产。

  马克思有句名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上攀登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曾国明就是这样的汉子。他天生就有一股不到长城心不死的劲头,尽管他也曾经犹豫过,但最后他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梦想。

  在北京与中科院合作的三年,由于种种原因,产品最后依然没有出来。曾国明决定,把所有设备从北京运回了恩平,独自对此项技术接着来进行开发。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历经了数百次试验和流程改造,2007年,曾国明终于迎来研究曙光,科研成果做出来了。然而让他头疼的问题也来了,小试出来了,后面还有中试、中试放大、大试,最后才能形成生产线计划项目之一,是国内首创,国内没有生产设备。曾国明利用他做水泥厂时认识的机械知识,摸索着开始自己研发流程线,又花了三年多时间终于把中空纤维滤膜试验出来,至此曾国明基本掌握了TIPS法微孔滤膜的制作技术。

  2011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委托国家海水及苦咸水利用产品监督检验中心监督抽查曾国明研制的膜,检验结果水通量高达4.35m3/m2.h,并且无漏点。至此,一根由中国人通过自研机器产出的中空纤维滤膜面世,曾国明终于攀上了制膜行业的高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渊膜”。

  中空膜成功的研发,曾国明把膜应用到滤水器和空气净化器产品,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抽样检验,大大优于国家标准要求。为此,该产品拿到了广东省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国家卫生部国产涉及饮用水卫生安全产品卫生许可批件。2017年,由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发布的《新风净化机颗粒物净化性能分级》标准,曾国明是该标准的主要起草人。

  “曾经有企业想出资数千万元向我购买专利,但我都婉拒了。现在国际上能做到同类技术的很少,可以说,目前中空膜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的手里,我们不会因此被外国公司霸凌。”曾国明兴致勃勃指着

  一排正在测试的新风机说:“在国家倡导的大健康时代,我们把绿渊膜技术充分的发挥利用在空气净化领域。把外界的浑浊空气送入净化器的高压舱。高压舱就是装有膜组件的一个小型生态自然系统,空气经过膜组件的多层物理过滤,出来的就是自然洁净清新的空气。不用说PM2.5,就算是PM0.3都能过滤,而且房间内有充足的氧,还有自然的负氧离子都能达到5000-7000。”

  “做企业除了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习大力提倡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就是为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曾国明深情地说。

  在曾国明公司的墙上,挂满了曾国明父子俩多年来参加拥军活动的照片和部队回赠的牌匾,一帧帧照片记录着一份份拥军爱国的情怀,更闪烁出他支持国防建设的一段段往事……

  原广州市委常委、广州警备区司令员,恩平籍乡亲吴新源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动人的故事。2015年,曾国明随同全国爱国拥军华南行走访慰问了多个海岛,因为海岛饮水问题关系到驻防战士的健康。为改善驻防战士饮水问题,他用实际行动支持海防建设,把价值三百八十万元的“绿宝牌海水淡化设备”送到了边防海岛,送给了亲人子弟兵,以爱心造福海岛。装海水淡化设备需要很多工序,时值盛夏,骄阳似火,在工地上,曾国明大汗淋漓。部队首长过意不去,几次劝他休息,他说,和战士们的辛劳相比算不了什么。为准确弄实水质,他不厌其烦去取水样,来来有3次。他还不放心,又几次步行到取水点观察,直至他认为满意为止。

  曾国明不但为部队解决海水淡化问题,也力所能及帮助退伍军人生活上的难题。有一年,他随广州市爱国拥军协会慰问抗战老兵,了解到一位老兵生活困难,他二话没说,当场捐出数万元。

  多年来,每逢“八一”建军节、中秋节、春节等重大节日,他都会带着米、面、油等生活必须品和钱款等亲自去多个军队驻地向子弟兵送上温暖。

  心中满载拥军情怀的曾国明已潜移默化了自己的孩子,其子曾泽军在父亲的影响下,从小就对军队产生浓厚的敬爱之情。而今,曾泽军也从事着为建设海防部队的工作:为亮海岛的工程,曾泽军与该公司同事们一起将“军工”级别的太阳能路灯赠送到海防部队某单位,并义务安装好让海防部队合格验收。并与部队一些官兵与结下情谊至今。(